《銜石帖》
漁村東頭的礁石總在子時滲血。阿箬把耳朵貼在沁涼的玄武巖上,聽見浪濤深處傳來鐵鏈掙動的悶響。她攥緊母親留下的骨笛,看見退潮后的灘涂上,半枚青銅箭鏃正泛著幽綠的光——那是父親隨龍骨船隊出海前,親手別在她襁褓上的護身符。
一、溺海成契
三年前的颶風卷走龍骨船時,阿箬剛滿十二歲。她記得父親站在桅桿上揮動玄色披風,衣擺掠過的地方,墨色海水突然翻涌出萬千張人臉。巫祝說那是溺死鬼在討替身,卻在暴風雨中突然噤聲——有人看見青色羽翼掠過桅尖,銜走了半截飄蕩的帆布。
二、銜石帖
重陽祭海夜,阿箬在龍王廟的供桌上發現幅泛黃的帛書。褪色的朱砂寫著"精衛銜石",字跡卻新鮮得像剛寫就。當她觸碰到"石"字的瞬間,掌心突然灼痛難忍,低頭見礁石粉末正從指縫滲出,在香案上聚成微型礁島的形狀。
三、青銅咒
巫祝帶著青銅鼎闖進阿箬家那夜,潮水漲到了后院棗樹下。鼎身上的饕餮紋在月光下蠕動,鼎內沸騰的海水浮著具無頭尸骸。阿箬頸后的胎記突然發燙,精衛的青羽簪破空而來,釘穿了巫祝念咒的青銅法器,鼎中血水潑灑處,鹽堿地里竟鉆出嫩綠的蒲公英。
四、歸墟志
立春祭典,阿箬站在新壘的衣冠冢前吹響骨笛。笛聲起時,漁村所有鐵器開始震顫,犁耙在田壟間自動犁出深溝,孩童們拾到的貝殼里不斷涌出沙粒。當第一縷晨光照亮海面,人們看見無數青鳥銜著發光的隕石掠過,浪花退去后,灘涂上鋪滿了刻著甲骨文的碎陶片。
如今漁汛來臨時,老舵手總會指著船舷的裂痕說那是精衛的齒痕。更夫敲梆經過龍王廟,總見供桌上的香灰自動聚成小山丘,仔細看去,每粒灰燼里都裹著半片遠古的貝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