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關于歐陽修的故事_歐陽修的有趣故事簡短 | |||||
作者:佚名 勵志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9/13 ![]() |
|||||
關于歐陽修的故事_歐陽修的有趣故事簡短歐陽修四歲那年,父親在江蘇泰州判官任上去世,從此,這個原本沒有田地房產和積蓄的家庭變得一貧如洗,母親鄭夫人只得帶著兒女投奔遠在湖北隨州任推官的小叔子歐陽曄。歐陽曄職位低,俸祿少,撫養三個兒子已顯得力不從心,又增加四口人吃飯,家里顯得清貧寒酸,以致歐陽修到了上學的年,買不起紙筆進不了私塾。為了兒子的前程,鄭夫人以沙為紙,以荻桿為筆,手把手地教兒子讀書寫字,演繹了一段“畫荻教子”的千古佳話。 在母親的教育下,歐陽修好學不倦,進步很快,十歲時已能吟詩作賦,叔父歐陽曄很高興,安慰鄭夫人說“嫂嫂不要為家里貧窮兒女年幼擔心,這孩子將來一定大有出息。”但歐陽修不滿足已有的進步,認為要成就一番功名,必須廣見博聞,為此十二歲時,歐陽修背起行囊,邁上了外出求師學習的歷程。一天傍晚,歐陽修匆匆來到襄陽城下,看見城門一關,心里很是著急,抬頭一看,城頭有一個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禮道:“煩請老伯開門,放學生進城好嗎?”老兵本不愿破例開城門,但聽出是個很懂禮貌的少年,頓生愛憐之心,說道:“既是讀書人,我出一聯,對得出,放你進城;對不出,明晨再進。”老兵出上聯:“開關早關關遲放過客過關。”歐陽修略加思索,說:“出對子容易,對對子難啊,請先生先對吧。”老兵有點惱怒,大聲道:“我是要你對的!”歐陽修笑道:“學生已經對過了。”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下城樓開城門。原來,歐陽修的下聯是:出對易對對難請先生先對。 一天中午,身為潁州知州的歐陽修與朋友悠游山水回來,已錯過了用膳時間。于是,他帶朋友來到一家掛有“杏花村”酒旗的普通酒店。瑟瑟秋風中,酒旗獵獵飄動,“杏花村”三字顯得特別醒目,但酒店生意卻顯得很清淡,只有三五趕集的農民就著炒花生喝酒聊天。地上的花生殼伴著陣陣北風緩緩地往屋里挪動,酒店里顯得很靜。 歐陽修正是看中這里的安靜,便于同朋友交流寫詩體會。歐陽修沒有官架子,平時經常深入百姓,了解民生疾苦,所以很多人都認得這位慈眉善目的父母官。今天看到歐陽修大人光臨寒舍,店主人受寵若驚,趕緊把歐陽修請進僻靜的房間,斟了二鐘酒后,恭請歐陽修點菜。歐陽修點了三個下酒菜后便虛掩房門,與朋友頻頻舉杯。讓店主人納悶的是,上菜后不到二柱香時間歐陽修便喚店主人結賬。店主人問:“歐陽大人,敝店酒菜如何?”歐陽修沉吟道:“酒還不錯,不過菜呢……”他從店主人手上要過紙筆,題了首打油詩:“大雨嘩嘩飄過墻,諸葛無計找張良,關公跑了赤兔馬,劉備掄刀上戰場。”店主人看后,臉脹成豬肝色,為何?原來這四句詩分別說的是“無檐(鹽)”、“無算(蒜)”、“無韁(姜)”、“無將(醬)”。這無鹽、無大蒜、無姜、無醬油的菜怎能讓客人滿意? 宋代一紈褲子弟,雖無才思,卻以“才子”自命,常在親朋鄰里中吟幾句歪詩以顯示自己的`才學,人們私下里稱他“酸秀才”。但因他家頗有些權勢,大家表面上還是恭維他,夸贊他才思敏捷,下筆如神,可以同唐代的李白杜甫,當時的歐陽修相提并論。經人一夸,酸秀才心花怒放,輕飄飄地不知道自己的輕重,竟打定主意要去尋訪歐陽修,同歐陽修比試比試。 揚名趁年輕,酸秀才整理行裝便帶著家僮上路了。路上,他看到一棵大枇杷樹,兩個大丫杈上枝繁葉茂,朵朵白花開放,煞是好看,便詩興大發,吟出兩句詩來:“路旁一古樹,兩個大丫杈。”無奈,下面兩句憋了半天也憋不出來。這時,來了一位老者,他手指枇杷樹續道:“未結黃金果,先開白玉花。”酸秀才一聽,拍手叫好,認為是詩人幸會,便邀老者一同去訪歐陽修。 說話間,來到了河邊,枇杷樹漸行漸遠。河中有一群鵝,有的鵝潛水,有的鵝浮在水面,酸秀才一見,靈感忽現,又吟出二句:“一群大肥鵝,嘎嘎跳下河。”可靈感突然飛走,酸秀才抓耳撓腮續不下去。老者捋須笑道:“白翼分清水,紅掌踏清波。”酸秀才這下高興極了,認為老者有點才氣,兩人同訪歐陽修必成一段文壇佳話。于是,酸秀才大步流星從船頭跨到船尾,向歐陽修伸出友好的雙手,一邊走一邊說:“詩人同乘舟,去訪歐陽修。”“修已知道你,你卻不知修(羞)。”老者續道。原來,無巧不成書,這老者竟是去尋訪佳山勝水的大文豪歐陽修! |
|||||
勵志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