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鄭板橋教子 | |||||
作者:佚名 勵志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7/13 ![]() |
|||||
鄭板橋教子鄭板橋(1693-1765)是清朝“揚州八怪”之一。他在山東濰縣當縣官時,兒子小寶留在興化鄉下的鄭墨弟弟家。 小寶6歲時上學了。為了教育兒子,鄭板橋專門給他的弟弟鄭墨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余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愛,不以其道是溺愛! 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說:“讀書中舉,中進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個好人! 鄭板橋自己是個讀書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讀書人,他看不起的是:讀書就是為了做官。 鄭板橋自己最重視的還是兒子的品德。他對弟弟說:“我不在家,兒便是由你管束,要須長其忠厚之情,驅其殘忍之性,不得以為猶子而姑縱惜也! 他主張,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兒女應平等對待。他說:“家人兒女,總是天地間一般人,當一般愛惜,不可使吾兒凌虐別人。凡魚餐果餅,宜均分散給,大家歡喜跳躍。若吾兒坐食好物,令家人子遠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齒,其父母見而憐之,無可如何,呼之使去,豈非割心頭肉乎!” 為了教育兒子“明好人之理”、“愛天下農夫”,鄭板橋還抄錄了使小寶且念且唱、順口好讀的四首五言絕句: 二月賣新絲,五月巢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才得放腳眠,蚊蟲跳蚤出。 后來,鄭板橋不放心小寶的成長,就把他接到身邊,經常教育小寶要懂得吃飯穿衣的艱難,要同情窮苦的人。由于鄭板橋的嚴格教育和言傳身教,小寶進步很快。 當時濰縣正值災荒,鄭板橋一向清貧,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糧食。一天,小寶哭著說:“媽媽,我肚子餓!”媽媽拿出一個用玉米粉做的窩頭塞在小寶手里說:“這是你爹中午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寶歡跳著走到門外,高高興興地吃著窩頭。這時,一個光著腳的小女孩站在旁邊,看著他吃,小寶發現了這個用饑餓眼光看他的小女孩,立刻把窩頭分給小女孩一半。鄭板橋得知小寶的舉動,高興地對著小寶說:“孩子,你做得對,爹爹喜歡你。” 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準繩。 鄭板橋的趣味故事_關于鄭板橋的故事簡短 鄭板橋坐“簸箕”轎的故事 鄭板橋巧斷家務事的故事 瀏覽更多關于鄭板橋的文章 |
|||||
勵志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