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北大有多遠 | |||||
作者:佚名 勵志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8 ![]() |
|||||
北大有多遠他們是村里惟一把兒子送到城里上學的家庭。 山里學校條件差,教師水平又淺,還讓家里的地分著心,從沒教出過有出息的學生來。他們怕耽誤了兒子,就把兒子送到城里去。 妻的一個表妹家在城里,幫忙給兒子聯系了學校,并讓在她家吃住。他們每月除了送去足夠兒子的花銷外,還要給表妹家帶去綠豆、紅棗、核桃之類的山里土產,還有一臉的感激和千恩萬謝。 他們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在了兒子身上。看著這家買彩電,那家建新房,他們不動心、不眼紅。兒子每學期帶回來的獎狀,他們覺得比什么都金貴。他們把能省下的錢都攢著,以備兒子將來上中學、上大學用。他們還未雨綢繆,承包了一座荒山,栽上蘋果、油桃、山楂等果樹,算計著等兒子升初中的時候,這山就能源源不斷的生錢了,兒子上學就有保障了。 可天不遂人愿,隔年大旱。滿山的果樹旱得干卷了葉,風一吹,嘩嘩往下掉,眼看著都快要旱死了。 村里的人,雖然都心疼自家一山的樹,可都只能眼看著旱死。天不收,誰也沒辦法,只有自認倒霉。惟妻不甘心。在她眼里,滿山的樹就是兒子金燦燦的未來,她是無論如何不甘心讓它們旱死的。妻從家里到山上,又從山上到家里,來來回回幾天后,沉著臉對丈夫說,咱挑水抗旱! 離那山四五里遠的地方,有一個小水庫,還有一人多深的水。他們夫妻倆就一人一對大桶,從水庫底挑水,開始澆山上的樹。 天旱得太久了,地渴得太很了,滿滿一挑水,澆到一棵樹下,就被喝光了。他們登高下低,磕磕絆絆,累得腰酸腿疼,一天才澆幾十棵樹。但看著那幾十棵在漫山的干卷中顯得生機勃勃的樹,他們高興而又滿足。他們合計著,大約用二十天的時間,這一山的樹就有救了。 可是,幾天后他們又發現自己的想法太樂觀、太幼稚了。一山的樹還沒澆到一半的時候,前面澆過的樹又旱了!也就是說,澆了前邊的,旱了后邊的,如此下去,他們即使不停地干下去,也永遠澆不完那一山的樹。就像黑狗熊掰玉米,掰到天明,手里只有一個。 丈夫有些泄氣,不想再干了。可妻不同意,一臉倔強地說,你不干,我自己干!虧你還是個男人!妻像是和丈夫、又像是和老天賭氣,挑起水桶,腳下生風,來來回回,機器人似的,不歇也不累。而丈夫則蔫頭耷腦的,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原先,夫妻總是一前一后結伴而行,途中還能說說話,現在,妻和他拉開了距離,妻挑三趟,他挑不了兩趟。他以為妻會催他,甚至會罵他,可妻沒有,跟沒有他這個人似的,妻只顧干自己的,只是走得更快,干得更晚了,不到星滿天空,妻不會收工回家。那樣子,恨不能把水庫的水一下子全弄到山上去。 妻一下子變得又黑又瘦,少言寡語。 終于有一天傍晚,妻一頭栽到水庫里。等他趕到把妻撈起來,妻和他已是陰陽兩世界了。 妻一定是累暈了才栽到水里的,不然,她會呼救的。為了那一山的樹,妻用盡了她生命中所有的力氣,連自己活命的力氣都沒留。 妻的死,讓他悔恨、慚愧、痛不欲生,真想隨妻而去。可看著年幼的兒子,他知道只有活下去,把兒子培養成人,才對得起亡妻。 妻死了,和妻的表妹家就沒了親戚,兒子自然不能再在人家家里吃住了。為了兒子繼續在城里上學,他含淚把那一山的樹轉包給別人,然后和兒子一塊來到城里,一邊打工,一邊照顧兒子上學。 他在一家建筑工地當小工。他沒技術、沒文化、沒關系,只能靠出苦力掙錢。那家工地為了趕進度,每天中午管一頓飯,可他從不在那里吃,下了班趕緊往家里奔,給兒子做飯。等兒子吃飽了喝足了,背起書包去學校,他才能去工地,而這時,工地上的人已干了老大一會兒活。工頭因此對他不滿,多次要扣他的工錢。為了彌補自己的遲到,他干起活來拼命似的,從不偷閑片刻。 不知是妻的死影響了兒子,還是兒子貪玩了,學習成績急驟下滑,期終考試,一下子由前三名滑到了中下游。 他以前只細心照顧兒子的衣食起居,很少過問兒子的學習,以為兒子還像以前一樣讓人省心。看了兒子的成績單,他大吃一驚,便天天晚上給兒子講道理,好話歹話,正面的反面的,能想到的都講了,有幾次甚至都有些哀求了,可兒子的學習仍沒起色。他急了,便狠下心來打兒子,扒光衣服,打得啪啪地響,直打得兒子整個屁股紅腫得再沒地方下手為止。兒子趴在床上痛哭,他則坐在一旁心疼、失望地抹眼淚。 他想每晚輔導一下兒子,可拿過兒子的課本,才知現在的課程深了,小學畢業的他,最多只有現在三年級的水平,根本無法輔導四年級的兒子。 他想像城里人那樣,給兒子請個家教,可他干小工的那點錢,除了房租和爺兒倆的花銷,根本請不起。況且,那也不是長法。 他曾采取緊盯的辦法,兒子放學回家后,他就坐在一旁,看著兒子做作業,做不完,不準吃飯、不準睡覺。兩個月后,他發現兒子仍然沒有進步。 他沒轍了,他犯愁了,愁得吃不下睡不著,煙一根接一根地抽,嘆息一聲連著一聲。他怎么也不甘心兒子就這樣成績平平,中學畢業后再回山村種地。這樣,既對不起死去的妻,自己惟一的希望也破滅了。他一定得再想辦法。他想也一定會有辦法的。 他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這是個笨辦法。但他只有這個辦法了。 那天,兒子放學后,他一改往日的愁容,把兒子領到米力乃。那是家兒童飯店。兒子曾多次嚷著要去,他一直沒舍得。他知道兒子心里一直向往著。 他的舉動,讓兒子既意外又高興。 他很大方,要了雞翅、羊肉串、酥合什么的,盡著兒子吃,還要了一杯牛奶、一杯白酒,和兒子頻頻碰杯。像朋友似的,氣氛隨和而溫馨。兒子興奮得手舞足蹈,全身的每個細胞都含著笑意。 兒子狼吞虎咽,不一會就打起了飽嗝。 兒子搖搖頭,說,飽了。 他望著兒子說,爸和你商量件事,行嗎? 兒子正在興頭上,就大人似的說,什么事,說吧。 他笑笑,有些羞澀地說,我想跟你一塊上學,行嗎? 他解釋說,我白天還是去打工掙錢,等你放學回家后,把你每天學的教給我,怎么樣? 兒子好奇地說,那我就是老師,你是學生? 他連連點頭,說,是的是的。 兒子覺得很好玩,又怕父親騙他,就問,真的? 兒子激動,興奮得不得了,在睡夢中都開心地甜笑了好幾次。第二天,兒子老早起床去學校,再不像往日,賴在床上拉都拉不起來。聽說,上課的時候,兒子再不搞小動作,再不交頭接耳,眼睛瞪得小老虎似的,集中精力聽課,老師講的每句話,他都力爭記住,以便回家教父親。 晚上,父子倆就扮演一對師生,兒子老師樣地講,父親學生樣地聽。兒子極力想模仿老師的樣子,可講起來仍然干巴巴的,一天的課程一會兒就講完了,然后把老師布置的作業轉手給父親,父子倆各做各的。父親有不明白的,就問兒子,兒子有的會,有的也不會,但兒子從不說不會,總反過來熊他,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 父親就羞愧而無奈地點點頭。 兒子說,自己想去,明天再告訴你。 父親心里笑笑,就一邊想去了。 第二天晚上,兒子準會把那道題詳細地給父親講一遍。 漸漸地,父親能問住兒子的問題越來越少,后來,他絞盡腦汁也難不住兒子了。小學畢業,兒子竟考了全校第二名。 兒子升入初中后,開始上晚自習,每晚九點之后才回來。他怕耽誤兒子第二天學習和長身體,就讓兒子簡明扼要地講一遍,等兒子睡下后,再慢慢地看書,細細地理解,驗證兒子是否把該學的都學會了。他基礎差,白天又要拼命干活,因此他學得很吃力,常常要熬到深夜。白天干活時,總感到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來,有幾次,還差點出了事故。 那些日子,他多想能足足地睡一覺啊!可他知道他不能睡,他必須咬著牙堅持下去…… 兒子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高中后,變得懂事了。看著還不到40歲就像個老頭樣的父親,兒子理解了父親這些年來的苦心和艱難,就對父親說,您今后不要再陪我學了,我長大了,我會努力學習的,您放心就是。 父親欣喜地連連點頭,可晚上照樣讓兒子教他。 兒子再不忍心父親陪他受罪,想了想說,高中的課程對您來說太難了,您僅用晚上的時間是沒法學會的,不如我每晚回家后,把學的東西背一遍給您聽,你認為可以了,我就睡覺,您認為不行,我就不睡覺,繼續學,直到您滿意為止…… 兒子的懂事和體貼,讓父親淚眼蒙。 從此,每天放學回家后,兒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父親復述當天的所學,以及重點、難點。兒子每次考試,都把試卷拿給父親看。兒子的成績穩穩保持在第一名。 三年的時光,既快又慢地過去了。兒子以全縣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 兒子成為他們鎮有史以來第一個考上北大的學生。兒子臨走那天,鎮政府送來了一筆獎金,還開了歡送會,鎮長、教委辦主任都親自前來祝賀。鑼鼓喧天。鞭炮聲聲。兒子披紅戴花,被人們簇擁著、注目著、稱贊著,真有點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味道。 父親看著即將到北大上學的兒子,感覺如夢幻一般,眼眶直發熱。 鎮長走過來,拉住他的手,一邊向主席臺走,一邊說,老哥,你教子有方啊!談談經驗吧。 他忙說,我幾乎是文盲,既沒教也沒方,是孩子爭氣啊! 鎮長就對兒子說,那你介紹一下經驗吧,好讓我們鎮將來有更多像你這樣的學生。 兒子搖了搖頭說,我沒有經驗,真的沒有。 兒子又說,我能走進北大,完全是我父親一步一步推著我、扶著我走過去的…… 眾人不解,卻見兒子淚流滿面,說不下去了…… |
|||||
勵志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