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張嘎》是一部深受少年兒童喜愛的故事片,它是根據(jù)抗戰(zhàn)時期一位名叫張嘎的少年成長為抗日英雄的事跡改編的。張嘎有這樣一個故事:
張嘎剛參加游擊隊時,沒有得到武器,只有胖墩送給他的一串鞭炮。一天深夜,游擊隊轉(zhuǎn)挪到了一個小村子,幫助鄉(xiāng)親們埋藏糧食和財物。因為時間緊,人手少,隊長就派張嘎替代哨兵,到村外1000米外的小橋邊放哨,防備日本鬼子夜襲。隊長通知張嘎:“如果發(fā)現(xiàn)鬼子,馬上撲滅鞭炮報警。”張嘎來到小橋邊,把鞭炮掛在樹枝上,然后隱蔽在河邊的蘆葦叢中。因為連日行軍,身困體乏,張嘎開始打起瞌睡來了。朦朦朧朧中,他突然之間之間之間感到小河對岸傳來雜亂的腳步聲。他睜開粘澀的眼皮一看,糟了,鬼子果然來偷襲了。于是,他趕忙掏出洋火,扳住樹枝,就要點火。哪知張皇中,樹枝在手上一彈,把掛在上面的鞭炮彈到了河中。這下全完了,敵人眼看就要過來,可警報卻沒辦法收回去,縱然大聲喊叫,遠(yuǎn)在1000米外的村里也不可能聽見,怎么辦?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候,小張嘎情急生智,想出了一個危險但卻十分有效的報警方式,使游擊隊和鄉(xiāng)親們得到了安全。
請問,你知道張嘎的報警方式是什么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