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關于立秋的詩句大全(精選的38首立秋詩詞)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12/2 ![]() |
|||||
關于立秋的詩句大全(精選的38首立秋詩詞)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游。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唐代:白居易《立秋日登樂游園》 籬落秋歸見豆花,竹門當水岸橫槎。 松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燈對絳紗。 盡日抱愁跧似鼠,移時不動懶于蛇。 西江近有鱸魚否,張翰扁舟始到家。 ——唐代:李郢《立秋后自京歸家》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唐代: 劉言史《立秋》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唐代: 李益《立秋前一日覽鏡》 日月不相饒,節序昨夜隔。 玄蟬無停號,秋燕已如客。 平生獨往愿,惆悵年半百。 罷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唐代:杜甫《立秋后題》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唐代:元稹《立秋七月節》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 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 心中舊氣味,苦校去年時。 ——唐代: 令狐楚《立秋日》 商風動葉初,蕭索一貧居。 老性容茶少,羸肌與簟疏。 舊醅難重漉,新菜未勝鉏。 才薄無潘興,便便畫偃廬。 ——唐代: 劉言史《立秋日》 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 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風似雨馀。 卷簾涼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 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 ——唐代:司空曙《立秋日》 清夜老,流水淡疏星。云母窗前生曉色,梧桐葉上得秋聲。村落一雞鳴。 催喚起,帶夢著冠纓。老去悲秋如宋玉,病來止酒似淵明。滿院竹風清。 ——唐末宋初:佚名《望江南·立秋日曉作》 水花香弄晚風清,閒立梧桐看月生。 夜漏向深秋始覺,一天星濕露華明。 ——宋代: 武衍《立秋夕》 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風半點無。 旋汲井花澆睡眼,灑將荷葉看跳珠。 ——宋代:楊萬里《六月二十三日立秋》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歲華過半休惆悵,且對西風賀立秋。 ——宋代: 范成大《立秋》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 宋代: 劉翰《立秋》 水花香弄晚風清,閒立梧桐看月生。 夜漏向深秋始覺,一天星濕露華明。 ——宋代:武衍《立秋夕》 星光如月映長空,驚起愁眠夜向中。 殘暑不妨欺枕簟,隔窗鳴葉是西風。 ——宋代:方翥《立秋》 萬綠枝頭一葉黃,秋風恰則到林塘。 晚云更作瀟瀟雨,拾得人間一夜涼。 ——宋代:舒邦佐《立秋后十日》 伏中苦熱焦皮骨,秋後清風渥肺肝。 天地不仁誰念爾,身心無著偶能安。 詩書久為消磨日,毛褐還須準擬寒。 謾許百年知到否,相從一日且盤桓。 ——宋代: 蘇轍《立秋後》 峰云曉影破孱顏,萬里風生結早寒。 人在兜零煙外走,歲從鶗鴂口中殘。 槽花并滴添新酎,笥月兼輪掩故紈。 白發光陰誠可惜,五年搔首望長安。 ——宋代:宋祁《中山立秋》 流年急似箭,日月跳如丸。 炎皇初解印,白帝又彈冠。 方旦喜無暑,教人又怕寒。 人生只如許,不覺鼻頭酸。 ——宋代:白玉蟾《立秋有感》 節物催吾老,天涯見立秋。 涼微金尚伏,暑熾火初流。 家遠思嘗稻,年衰怯戴楸。 歸耕期已近,河漢望牽牛。 ——宋代:王十朋《立秋》 殘夜山月吐,蓐食治野裝。 策策林響變,一葉風隕黃。 客路感時節,起看雁南翔。 秋風捩孤影,云路正茫茫。 ——宋代:孫覿《立秋饒陽道中》 七夕湖頭閑眺望。風煙做出秋模樣。不見云屏月帳。天滉漾。龍軿暗渡銀河浪。 二十年前今日況。玄蟾烏鵲高樓上。回首西風猶未忘。追得喪。人間萬事成惆悵。 ——宋代: 秦觀《漁家傲·七夕立秋》 西風半夜驚羅扇。蛩聲入夢傳幽怨。碧藕試初涼。露痕啼粉香。 清冰凝簟竹。不許雙鴛宿。又是五更鐘。鴉啼金井桐。 ——宋代: 黃升《重疊金·壬寅立秋》 畏景流庭過,涼飔即坐來。 物隨時共換,人覺老相催。 憩蝶依叢穩,嘶蟬抱樹哀。 玉簪香好在,墻角幾枝開。 ——金朝:史肅《立秋日》 一葉才飛暑漸收,西風吹起鬢颼颼。 清涼入骨皆恩意,寄語人間莫怨秋。 ——元代:尹廷高《立秋日》 山云漠漠樹蒼蒼,風薦池荷滿意香。 獨據繩床眠未得,一檐風雨夜初涼。 ——元代:周權《立秋日晚坐》 屈指西風秋已到。薄簟單衾,頓覺涼生早。疏雨數聲敲葉小。小亭殘暑渾如掃。 流水年華容易老。秋月春花,總是知多少。準備夜深新夢好。露蟲又欲啼衰草。 ——明代:葉小鸞《蝶戀花·立秋》 水檻涼生雨腳微,青籬絡角豆花肥。 前宵已聽新蛩語,不待梧桐一葉飛。 ——清代:阮恩灤《立秋日作》 晚樹秋蟬最有情,聽琴移坐綠陰輕。 漫將昨日薰風曲,譜入商弦作變聲。 ——清代:金朝覲《立秋》 秋來一日即霜天,細雨生寒盡作煙。 海氣不分平野外,山光如在夕陽前。 穿簾乍入蕭蕭葉,繞樹長嘶咽咽蟬。 樓好欲當明月立,催人何處暮鐘傳。 ——清代:屈大均《立秋后一日崔氏樓雨望》 垂老畏聞秋,年光逐水流。 陰云沉岸草,急雨亂灘舟。 時事詩書拙,軍儲嶺海愁。 洊饑今有歲,倚棹望西疇。 ——清代:施閏章《舟中立秋》 黯淡悲吟坐,墻蕉過午陰。 好懷常念友,獨客易聞砧。 殘月催鐘上,孤螢鑒燭深。 振衣中夜立,蟲語亦關心。 ——清代:彭孫貽《立秋》 海右經過地,河干夙昔游。 晨光催月墜,暝色帶星流。 車馬煩猶數,關山老自愁。 客心如落葉,明日又經秋。 ——清代:宋祖昱《立秋前一日齊河曉發》 記得去年時候,雁侶聯芳翰。此際新秋恨滿。早瘦了、吟腰半。 隔樹蟬聲疏欲斷。難忘處、那回別怨。梧院涼生簾不卷。任流光偷換。 ——清代:張玉珍《鳳孤飛·立秋日思家感賦》 玉露金風,等閑換、人間秋色。憑問訊、就荒三徑,綠蕪陰積。擎蓋雨中荷幾尺,曳聲枝上蟬無力。甚已涼、天氣未寒時,難將息。 流不轉,支機石。歸何計,浮槎客。況鄉心同處,可憐今夕。千里火云山燒赤,一畦菰米波沉黑。謝草蛩、還伴老吟身,高樓側。 ——清代:陳匪石《滿江紅•己丑立秋》 冰輪尚缺。已耿耿流輝,盈階鋪雪。潭子空香,較蓮子清芬,兩般誰冽。荒唐稗史話,認做是、鵲橋佳節。惹無數、樓上穿針兒女,憑闌低說。 風前老顛欲裂。問青海幾處,玉臺銀闕。明日西風,怕點上許多,無情華發。碧簫吹來破,又躍入、龍堂變精鐵。喚他起、須伴狂奴,醉舞冷光潛掣。 ——清代:陳維崧《望明河·丁巳七夕玉峰作 明日立秋》 稍聞茶響,似有蟬鳴,便作冷香空翠想。無聊無賴,淥水廊邊自來往。憑闌望。半房蓮子,幾箸莼絲,誰信已將秋細釀。怪底樓前,今夜明云,分外凄爽。 暗惆悵。蛩語乍親枕函,砧韻漸生門巷。怕是愁人此時,易添羈況。滆湖上。差有月嶼風潭,非無釣船菱榜。何不五湖歸去,傲然呼長。 ——清代:陳維崧《泛清波摘遍·立秋日憺園塔影軒作》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