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賞析100字(李商隱詩詞賞析大全)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11/8 ![]() |
|||||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賞析100字(李商隱詩詞賞析大全)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聞道閶門萼綠華,昔年相望抵天涯。 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 昨夜星光燦爛,夜半卻有習習涼風;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 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內心卻像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燭光泛紅。 可嘆呵,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卯;策馬趕到蘭臺,像隨風飄轉的蓬蒿。 昨夜的星空與昨夜的春風,在那畫樓之西側桂堂之東。 身雖無彩鳳雙翅飛到一處,心卻有靈犀一點息息相通。 隔著座位送鉤春酒多溫暖,分開小組射覆蠟燈分外紅。 嘆我聽更鼓要去官署應卯,騎馬去蘭臺心中像轉飛蓬。 當年常聽到人們談論萼綠華,但總覺得她在那遙遠的天涯。 可到像蕭史那樣參加盛宴后,沒想到竟然可以偷窺宮內花。 首聯以曲折的筆墨寫昨夜的歡聚。“昨夜星辰昨夜風”是時間:夜幕低垂,星光閃爍,涼風習習。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縈繞著寧靜浪漫的溫馨氣息。句中兩個“昨夜”自對,回環往復,語氣舒緩,有回腸蕩氣之概。“畫樓西畔桂堂東”是地點:精美畫樓的西畔,桂木廳堂的東邊。詩人甚至沒有寫出明確的地點,僅以周圍的環境來烘托。在這樣美妙的時刻、旖旎的環境中發生了什么故事,詩人只是獨自在心中回味,我們則不由自主為詩中展示的風情打動了。 頷聯寫今日的相思。詩人已與意中人分處兩撥兒,“身無彩鳳雙飛翼”寫懷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沒有五彩鳳凰一樣的雙翅,可以飛到愛人身邊。“心有靈犀一點通”寫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卻像靈異的犀牛角一樣,息息相通。“身無”與“心有”,一外一內,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統一在一體,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惱與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將那種深深相愛而又不能長相廝守的戀人的復雜微妙的心態刻畫得細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聯兩句成為千古名句。 頸聯“隔座送鉤春酒暖,分營射覆蠟燈紅”是寫宴會上的熱鬧。這應該是詩人與佳人都參加過的一個聚會。宴席上,人們玩著隔座送鉤、分組射覆的游戲,觥籌交錯,燈紅酒暖,其樂融融。昨日的歡聲笑語還在耳畔回響,今日的宴席或許還在繼續,但已經沒有了佳人的身影。宴席的熱烈襯托出詩人的寂寥,頗有“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么也沒有”的凄涼。 尾聯“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可嘆我聽到更鼓報曉之聲就要去當差,在秘書省進進出出,好像蓬草隨風飄舞。這句話應是解釋離開佳人的原因,同時流露出對所任差事的厭倦,暗含身世飄零的感慨。 全詩以心理活動為出發點,詩人的感受細膩而真切,將一段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感描繪得撲朔迷離而又入木三分。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首聯“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以曲折的筆墨寫歡聚的時間和地點。首句寫道:”昨夜星辰昨夜風.”意思是說,昨夜星光燦爛,夜半卻有習習涼風。這是寫時間,也是寫了環境。可以說,就是在星辰漫天的夜晚,突然有吹起了風。真可謂平靜中的不平靜。在藝術上,詞人借助了反復(形成了句中對)手法,使“昨夜”反復出現,不但回環往復,強調了時間,而且語氣舒緩,有回腸蕩氣之美。 接著寫道:“畫樓西畔桂堂東。”“畫樓”和“桂堂”: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往往借來比喻富貴人家的屋舍。此代指富貴人家。意思是說,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這是講的地點。可以說,詩人在此并沒有寫出明確的地點,僅以周圍美好的環境——畫樓西畔、桂堂之東——來烘托了聚會的地點。這樣,不但為寫人物營造了美好的環境,而且也展示了聚會的不同尋常。 頷聯寫道:“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總得來說,主要寫了今日的相思之苦。如今,詩人與意中人分處兩處,不能相見,苦惱與痛苦,寂寞與相思凝聚心頭。上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寫懷想之切、相思之苦。自己只是希望身上長著五彩鳳凰一樣的雙翅,飛到愛人身邊。 下句“心有靈犀一點通”寫相知之深。“靈犀”:舊說犀牛有神異,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我們的心意就如靈異的犀牛角一樣,息息相通了。“身無”與“心有”可謂是外內的矛盾統一。這內外矛盾的同統一,恰是相思的苦惱與心融合的表現。詩人借“靈犀一點通”來比喻與自己愛人心心相印,不但形象,而且含蓄生動。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審美賞析 頸聯寫道“隔座送鉤春酒暖,分營射覆蠟燈紅。”“分曹”:分組。“送鉤”:也稱藏鉤。古代臘日的一種游戲,把鉤互相傳送后,藏于一個人的手中,令人猜。“射覆”:在覆器下放著東西令人猜。詩人在這里借“分曹和射覆”來表現了會時的熱鬧。在宴席上,人們玩著隔座送鉤、分組射覆的游戲,觥籌交錯,其樂融融。詩人在此著力描繪宴會的熱鬧,實際上是用來襯托詩人的寂寥感。 尾聯回憶今晨離席應差時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歡宴徹夜到曉,樓內笙歌未歇,樓外鼓聲已響,詩人自嘆像隨風飄轉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書省應差,開始了又一天寂寞無聊的校書生涯,而與席上的意中人則后會難期了。豈獨相思苦,長嘆業未成。戀情阻隔的悵惘與身世沉淪的感嘆交匯于詩人胸中,使此詩的內涵和意蘊得到了擴大和深化,在綺麗流動的風格中有著沉郁悲慨的自傷意味。 在此詩中,詩人的情感運勢十分自然流暢,但如果定要深究詩里說的具體的事情,便又有了好多種想象且個個都合情合理。葉嘉瑩說,詩是顯意識活動,詞則是隱意識的。李商隱的無題詩近乎詞的情境,在工整的詩歌格式下抒發的是一種詞所擅長的隱約難言的顯意識表達。單看這首無題詩,全詩在哀婉凄涼的樂調下有一種似解非解的感覺,既像是寫給不能長久相伴的戀人的,又像哀嘆君臣遇合,卻似乎沒有這么世俗,如此,就是李義山無題詩的妙處所在了。 所謂“無題”詩,歷來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應屬于寓言,有人認為都是賦本事的。就李商隱的“無題”詩來看,似乎都是屬于寫艷情的,實有所指,只是不便說出而已。 李商隱的愛情詩以《無題》最著名。這是兩首戀情詩。詩人追憶昨夜參與的一次貴家后堂之宴,表達了與意中人席間相遇、旋成間阻的懷想和惆悵。其中第一首無題詩(“昨夜星辰昨夜風”)更是膾炙人口。 對這首詩的理解和看法歷來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君臣遇合之作,有人說是窺貴家姬妾之作,還有人說是追想京華游宴之作……但羈宦思樂境也好,覬覦貌美女郎也罷,詩中所表達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皆然心態顯是力透紙背,那些尋常或普通的意象,被有規律的置放在短短八句五十六字當中,表現了一種追尋的熱切和悲哀的失落。 起聯兩句,交明時間和地點。疊言昨夜,更有追思不止的意思,同時給人閱讀上的審美享受。這七個字,表現了一種高寒曠遠、清麗婉轉之感,詩作展現的是一片靜謐的星空,清風泠然而至,似乎從墨藍色的天幕后吹來。再往深處看,詩人獨獨寫到星辰和風這兩個概念性意象,是簡單的隨性拈來,或是具有某種豐厚的內蘊和象征。星辰在古代不僅是星星的意思,“中夜登高樓,憶我舊星辰”(孟郊《感懷》),夜晚登上高樓思念往昔的美好,有歲月的意思;“新歡繼明燭,梁棟星辰飛”(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喻指輝煌的燈火;古人還稱入朝為郎為“上星辰”。自然界的風有暖風、涼風、冷風、陰風等,與人類社會聯系起來,又有了風化、風度、風骨、黑風,甚至還暗合了男女情愛之意。這樣一來,僅開頭這一句,就帶出了無限的遐想和疑惑。 畫樓西畔桂堂東,雕畫的閣樓,以桂木為材的廳堂,極言其奢華綺麗。畫樓為輔,桂堂是主,引畫樓西為桂堂東穿針引線,“隱然有一人影在內”,詩人的眼光轉向了桂堂,值得注意的是,詩人是不在桂堂內的,他身處的環境是星辰高掛的靜謐幽深的夜空下。 后二句圓轉溢輝,精工富麗,膾炙人口,是一組絕妙的對句,抒寫今夕對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雖然沒有彩鳳般的雙翅,得以飛越重重阻礙與意中人相會,但相信彼此的眷戀之心當如靈異的犀角暗中相通。“身無”、“心有”,一退一進,相互映照,是間隔中的契合與溝通,悵惘中的喜悅與慰藉,表現了詩人對這段美好情緣的珍視和自信。兩句比喻新奇貼切,剖劃深刻細致,展示了詩人抒寫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頸聯寫送鉤覆射酒暖燈紅之樂。送鉤覆射兩個游戲都是需要多人參加配合才能完成的,與前兩聯詩聯系起來,前面還是星辰高掛,泠然清風的空曠夜幕,這里卻人影憧憧,酒暖燈紅。“暖”字和“紅”字,一個形容春酒,一個形容蠟燈,充溢著恣蕩歡笑,一派和諧景象。前后對比,令人心生不安。林庚在《唐詩綜述》中說:“紅是暖色,它是流動的,熱鬧的,所以近于復雜”,顏色的暗示性在文藝上最富感染力,詩歌中的紅色有時是反著說的,古有“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元稹《行宮》),“斜拔玉釵燈影畔,別開紅焰救飛蛾”(張祜《贈內人》),紅花后面有人寂寞,紅焰影中只能與飛蛾作伴,枯索之況彌觀,惋傷之態彌切。滿堂的紅影襯托出作者的蕭索孤獨,一個世界中竟有反差如此大的兩種景象,詩人的寂寞,是深藏在熱鬧里的寂寞,紅,是和諧外表下的激流涌動。 尾聯回憶今晨離席應差時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歡宴徹夜到曉,樓內笙歌未歇,樓外鼓聲已響,詩人自嘆像隨風飄轉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書省應差,開始了又一天寂寞無聊的校書生涯,而與席上的意中人則后會難期了。豈獨相思苦,長嘆業未成。戀情阻隔的悵惘與身世沉淪的感嘆交匯于詩人胸中,使此詩的內涵和意蘊得到了擴大和深化,在綺麗流動的風格中有著沉郁悲慨的自傷意味。 在此詩中,詩人的情感運勢十分自然流暢,但如果定要深究詩里說的具體的事情,便又有了好多種想象且個個都合情合理。葉嘉瑩說,詩是顯意識活動,詞則是隱意識的。李商隱的無題詩近乎詞的情境,在工整的詩歌格式下抒發的是一種詞所擅長的隱約難言的顯意識表達。單看這首無題詩,全詩在哀婉凄涼的樂調下有一種似解非解的感覺,既像是寫給不能長久相伴的戀人的,又像哀嘆君臣遇合,卻似乎沒有這么世俗,如此,就是李義山無題詩的妙處所在了。 第一首七律確實是很出色的愛情詩,而其內容是通過第二首七絕補充說明的。第二首無題詩(“聞道閶門萼綠華”)大致意思是說:當年常常聽到人們談論閶門中有位叫萼綠華的女子長得美麗絕倫,但總是覺得在天邊那么遙遠,卻沒想到昨晚像蕭史那樣參加一次豪門盛宴后,竟然產生了偷窺的沖動。詩人說的是吳宮苑內花,當然不會是花園里的花卉植物,而是如花似玉的美女。秦樓客,用蕭史典故,顯言己之為愛婿身份。詩意中既有寓慨,又有艷情,但主要還是表達男女之間心心相印的戀情。 這組詩在藝術上有極高的價值,尤其的第一首七律,感情深摯纏綿,煉句設色,流麗圓美。詩人將身世之感打并入艷情,以華艷詞章反襯困頓失意情懷,營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約的藝術境界。詩中意象的錯綜跳躍,又使其主旨帶有多義性和歧義性,詩人對心靈世界開掘的深度和廣度,確實是遠邁前人的,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決于這類無題詩所產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響。 《唐詩鼓吹評注》:此追憶昨夜之景而思其地,謂身不能至,而心則可通也。“送鉤”、“射覆”,乃昨夜之事。嗟余聽鼓而去,跡似轉蓬,不唯不能相親,并與畫樓、桂堂相遠矣。 《圍爐詩話》:“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乃是具文見意之法。起聯以引起下文而虛做者,常道也;起聯若實,次聯反虛,是為定法。 《唐詩貫珠》:此詩是席上有遇追憶之作。妙在欲言良宵佳會,獨從星辰說起……凌空步虛,有繪風之妙……得三四鋪云襯月,頓覺七寶放光,透出上文,身遠心通,儼然相對一堂之中。五之勝情,六之勝境,皆為佳人著色。且隔座分曹,申明三之意;送鉤春暖,方見四之實。蠟燈紅后,恨無主人燭滅留髡之會。聞鼓而起,今朝寂寞,能不重念昨夜之為良時乎? 《唐音審體》:義山無題詩,直是艷語耳。楊眉庵謂托于臣不忘君,亦是故為高論,未敢信其必然。 《玉溪生詩意》:一二昨夜所會時地。三四身雖似遠,心已相通。五六承三四,言藏鉤送酒,其如隔座;分曹射覆,唯礙燭紅。及天明而去,應官走馬,無異轉蓬。感目成于此夜,恐后會之難期。 《重訂李義山詩集箋注》:程夢星曰:蓋嘆不得立朝,將為下吏也。 《瀛奎律髓匯評》:馮舒:妙在首二句。次聯襯貼,流麗圓美,“西昆”諸公一世所效。馮班:起二句妙。紀昀:觀此首末二句,實是妓席之作,不得以寓意曲解。義山“風懷”詩,注家皆以寓言君臣為說,殊多穿鑿。 《唐詩箋注》:詩意平常,而煉句設色,字字不同。 《精選評注五朝詩學津梁》:此詩自炫其才,述眼前境遇,筆情飄忽。 李商隱(812-858年)字義山,號玉谿(xī)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他的詩長于律、絕,富于文采,風格色彩濃麗,多用典,意旨比較隱晦,以《無題》組詩最為著名。有《李義山詩集》。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