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師兄的“資產負債表” | |||||
作者:佚名 經典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8/11 ![]() |
|||||
師兄的“資產負債表”她畏懼回到故鄉,畏懼和別的同學不同,畏懼起步工資太低而讓日后的生活不堪設想。其實我理解,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里,每當看到許多學歷背景不佳的人,因為不斷跳槽,薪水四五倍于自己的時候;每當聽到一些女孩兒子因為家庭背景大概某個男人的背景,找到某種捷徑的時候;大概看到那些前輩炫耀名牌包包,出入初級餐館的時候,換作誰,心里都難免會有一些怨念。 每次C跟我抱怨這些的時候,我總是很想送給她臺灣女作家李欣頻說過的一段話:“有許多人設立的目標是幾年之內要升到主任,幾年過后要當上主管,然后是老板……這些都是可以隨時被取代的身份。只要別人比你強,干系比你好,或是公司結構調整,位子就會瞬間消逝。” 所以,要創建自己的作風,把自己當成個人品牌來經營,創造自己名字的代價,幫自己建一個別人拿不走的身份,而不是社會代價下的職位。至于將來你是哪個公司的主管、哪家企業的老板其實都不主要,因為別人注重的是你的專業、你的作風。這就是拿不走的身份。 每個人都有畢業入職的那一刻,都有信念百倍的青春年華。剛剛步入社會的時候,大多數人總是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拼命學習來提高自己。但是第二年、第三年呢?有人開始看到職場的陰晦面,有人逐步學會明爭暗斗,有人發現投機取巧能賺錢,于是慢慢走上了這條路——在這個歷程中,他們從未轉頭看一看自己另有什么不足,身姿是否不夠挺拔,奔跑速度是否不夠迅捷,武藝掌握是否不夠全面。 我的一位師兄,大學的專業是盤算機,研究生讀的是盤算機警能,畢業前在聞名跨國公司實習了半年,卻在即將入職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知識漏洞。于是他放棄了18萬元的起薪和即將到手的各種優厚福利,回到學校,申請延期一年畢業。 這一年,他轉戰于商學院、金融系,并常常跑到哲學、中文這種看似絕不相關的專業蹭課。一年過后他畢業時,正趕上2009年金融危機,底薪比之前要低許多,但是幾個月后他便3倍跳轉,拿到幾十萬元的年薪,凌空一躍,慶幸跳槽,讓所有人措手不及。 其實我們可以思考一個最簡樸的問題:“如果沒有了眼前的工作,我們還能做什么?”兼職寫專欄?你文字功底和思想深度如何?開淘寶店?你想賣點什么?有沒有進貨渠道?給中學生當家教?當年的那些知識點你還記得多少? 我們需要時候警醒,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不能是誰;知道什么是自己永遠擁有的,什么是別人給的、暫時的。保持謙卑而感恩的心態,擁有不斷重新歸零的勇氣與信念,讓自己真正擁有別人拿不走的東西。 |
|||||
經典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